欢迎光临郑州平顺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官方网站!联系热线:15903999911
行业新闻 cas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玻璃窑锡槽底砖

玻璃窑锡槽底砖

发布时间:2021/01/26 行业新闻 标签:耐火砖浏览次数:611

国内外玻璃窑槽底底砖的内在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玻璃相含量不同 

国外砖玻璃相含量在25%左右,国内砖仅含少量玻璃相。这种区别主要由Al2O3及R2O含量不同引起:国外砖Al2O3为38%~40%,R2O为0.9%~1.5%;国产砖的Al2O3含量高达43%~48%,R2O含量则低于0.85%。 

(2)显气孔率 

国外机压砖显气孔率高达20%~23%,而国产类似砖的气孔率一般小于19%,多数在16%~18%之间。 

(3)应变率 

国外砖具有较高的应变率。获得高应变率的途径主要是保持较高的气孔率,因此国外非真空浇注砖的显气孔率在20%以上。真空浇注是一种特殊的工艺,用此工艺生产的底砖虽然显气孔率较低,但砖体结构均匀,且含有许多闭口气孔,加载时内部应力集中点较少,所以应变率很高。国产砖此指标差距较大,砖体弹性较差,使用时易发生断裂甚至上浮。由于国内浮法界对槽底预留较大胀缝的利弊了解不深,为安全起见,一直沿用大胀缝的做法,使底砖在高温下不相互挤压,故对底砖应变率指标无特殊要求。今后在设计上如学习国外的经验,改用小胀缝,则必须下工夫提高国产砖的应变率指标。 

(4)抗霞石化剥落 

国内外砖在抗霞石化方面的主要区别在于抗霞石化的机理不同。从使用效果看,国内砖不比进口砖差,甚至有优于国外砖的记录。 

进口砖由于强调高应变率,必须引入较多气孔。高气孔率带来的副作用是抗渗透性差,玻璃带释放出的Na2O易渗入砖体,与砖体组分反应生成霞石,伴随20%左右的体积膨胀,膨胀剪力导致反应产物剥落上浮。为解决此问题,就必须提高砖中玻璃相含量,玻璃相在反应产物膨胀时被挤入气孔中,一方面补偿霞石化的体积膨胀,另一方面堵塞Na2O进一步渗入的通道,使霞石化限制在砖表面极薄的厚度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小反应引起的膨胀剪力,防止反应物剥落上浮。 

国产砖抗霞石化的能力主要得益于较低的气孔率,Na2O难以渗入砖体内部,只在砖表面生成霞石薄层,不会剥落上浮。但如砖体存在开裂、掉角等缺陷时,缺陷附近砖体结构一般较疏松,Na2O较易侵入,霞石化层较厚,可观察到起拱甚至卷曲、起皮现象。 

锡槽底砖是一种特殊的耐火材料,不能用常规指标来判断其质量优劣。国产底砖能满足目前国内浮法水平条件下的使用要求,要点是底砖之间应预留足够胀缝,防止水平断裂上浮。进口砖主要在应变率指标方面优于国产砖,对于一般锡槽而言,显示不出明显的优势。对于个别水平较高的锡槽,可以考虑引进一些真空浇注砖用于高温区。 

槽底采用低氢渗透性、高抗碱性侵蚀、高强度、弹性好、高密度黏土大砖砌筑,槽底钢壳采用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抗锡液渗漏性的钢板。在结构上锡槽底砖采用阶梯形,并设有锡沟、挡坎等其他一些措施,控制锡液的流动,减少锡液的横向温差,有助于玻璃厚薄差的减少和成品表面平整度的提高。在锡槽宽段池壁内侧安装石墨内衬,因为石墨与锡液及玻璃互不浸润,使玻璃带不粘边,同时又可以减轻氧对锡液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