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燃烧装置
利名称: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燃烧装置专利申请号:201820592530.3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燃烧装置,它属于锅炉点火技术领域,包括点火风道,点火风道连接有外筒体,外筒体内设有一端开口的内筒体,内筒体开口端与外筒体远离点火风道的一端密封连接,外筒体封口端设有伸入内筒体的雾化喷枪和点火装置,雾化喷枪与点火装置相配合,雾化喷枪穿过外筒体连接有进油管,内筒体的封口端设有锥形台,锥形台侧面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与内外筒通道相连通的开孔,内筒体内侧设有高强耐磨耐火浇注料层,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点火油与点火风的接触点前移,点火风对燃烧产生的热烟气产生向前的推力,可有效避免热烟气进入内外筒通道,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点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点火装置是循环流化床的重要部件,常规流化床锅炉的点火装置,点火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冷却用的点火风从内筒和外筒中间的通道,通过均匀布置在内筒轴向的筒壁开孔中进入内筒,然后混合冷却烟气温度,达到控制点火烟气温度在800度左右的目的。但是,由于内外筒通道的点火风,往往因阻力小直接从出口流出,形成了内筒压力高于内外筒通道,且点火油运动方向与点火风方向相互垂直,使油气与点火风的接触点同开孔位于同一平面内,油气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就容易从某个或某几个孔进入内外筒通道,最终因为热烟气的长时间流经此通道,而将外筒体等部位烧红烧坏,造成漏风漏烟,造成点火装置频繁维修更换,影响点火和安全运行,为业主带来很多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燃烧装置,可以实现点火油与点火风的接触点前移,点火风对燃烧产生的热烟气产生向前的推力,可有效避免热烟气进入内外筒通道,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燃烧装置,包括点火风道,所述点火风道连接有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设有一端开口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开口端与所述外筒体远离所述点火风道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外筒体内壁与内筒体外壁之间形成内外筒通道,所述内筒体封口端设有伸入所述内筒体内的雾化喷枪和点火装置,所述雾化喷枪与点火装置相配合,所述雾化喷枪穿过所述外筒体连接有进油管,所述内筒体的封口端设有锥形台,所述锥形台侧面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与所述内外筒通道相连通的开孔,所述内筒体内侧设有高强耐磨耐火浇注料层。
优选的,所述开孔形状设为近似于椭圆形,所述开孔设为偶数个,所述开孔绕所述内筒体中心线呈圆周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内筒体开口端设为喇叭口状,便于高温烟气及时疏散。
优选的,所述高强耐磨耐火浇注料层厚度设为60mm。
优选的,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立柱相连接,有利于增强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所述不锈钢材料为1Cr18Ni9Ti。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本实用新型中内筒体封口端采用锥形台设计,将开孔设计在锥形台侧壁上,使开孔方向与内壁轴向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使点火风经开孔进入内筒后可以实现点火油与点火风倾斜接触,使点火油与点火风的接触点前移,涌入内筒体的点火风对点火油燃烧后的热烟气形成向前的推力,可有效避免内筒体因内外压力差不同导致的热烟气外泄现象,有利于延长点火燃烧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点火风经倾斜设置的开孔进入内筒体后可加速内筒体内气体的流动,可有效降低内筒体内外压力差。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一篇: 各种耐火材料的蠕变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