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耐火浇注料中耐火骨料的作用
在耐火浇注料的配料中,耐火骨料一般分为粗颗粒骨料、中颗粒骨料和细颗粒骨料。粗、中、细骨料的粒径尺寸范围与骨料的临界粒径(即*粒径)有关。如骨料的*粒径为8mm时,粗骨料粒径范围为8〜3mm,中骨料粒径范围为3〜1mm,细骨料粒径范围为1〜0.088mm(或0.074mm)。小于0.088〈或0.074mm)的称为粉料(或称为基质料)。又如骨料*粒径为3.5mm的,则粗骨料粒径范围为3.5〜1.5mm,中骨料粒径为1.5〜0.5mm,细骨料粒径为0.5〜0.074mm。理想的骨料颗粒级配应当是能达到较紧密堆积,即粗颗粒相互接触堆积后所留下的空隙被中颗粒所允填,中颗粒充填后所留下的微小空隙被细颗粒所充填,由此形成骨架,其余的空隙由粉料充填。但由于耐火骨料的颗粒形状很不规则,因此实际生产上很难取得理想的骨料颗粒级配。通常骨料级配由试验确定,一般骨料的粗、中、细级配比为35〜45:30〜40:15〜25。
多数耐火骨料颗粒为多相多晶物料,因此耐火骨料颗粒形状既与材料本身的各相晶体结构、结晶习性和杂质含量有关,也与材料的加工处理方法有关。如采用电熔法制得的莫来石,因莫来石是从熔体中析出来的,多为自形晶,故按莫来石的结晶习性,多呈柱状多晶聚集体,破碎时是沿着结合力较差的长度方向晶界断裂,破碎后的颗粒也多呈柱状多晶颗粒。向烧结法制得的莫来石,因晶体的发育生长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有针状、柱状、板状和粒状等形态,而且是无规则的互相穿插生长,因而破碎后的颗粒呈无规则形态,有片状、针柱状、棱角状等形态。另一方而,破碎后的耐火骨料颗粒形态还与材料本身的致密度和破碎方式有关。如对特致密和高致密的高铝矾土熟料而言,如果采用冲击式的或挤压式的破碎方式,破碎出来的骨料颗粒多呈片状或棱角状;如果采用研磨式的破碎方式,则多呈不规则的粒状或近圆球状。因此要制取较适合耐火浇注料的骨料颗粒形状应选用较合适的破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