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B锅炉耐磨耐火浇注料、烘炉、酸洗施工经验及控制要点要点
CFB锅炉耐磨耐火浇注料、烘炉、酸洗施工经验及控制要点要点:
1.施工应具备的条件
1.1炉膛及风室(水压试验后)
一次、二次风管、给料管、仪表套管、排渣管及返气管、人孔门框都已安装完毕,炉膛鳍片拼接缝全部焊接结束,锅炉管拼接处及吊装脱落的销钉补焊完,焊瘤打磨光滑,布风板风帽安装完毕。
1.2回料系统
按锅炉厂设计要求及安装程序,回料阀仪表开孔(含套管)以及高压风管全部安装完毕,布风室风帽安装结束,人孔门框安装*位,设备已安装验收。
1.3旋风分离器
安装*位,所有的拼接焊缝满焊完,人孔已安装好,仪表开孔或套管安装完,安装临时的支撑金属焊接件已撤除,炉膛出口与分离器进口间的膨胀节已安装定位。
1.4旋风分离器进、出口烟道
安装结束,所有的拼接焊缝满焊符合要求,进、出口烟道与受热面连接的出口柔性膨胀节的安装尺寸已定位。
1.5外置床(受热面安装前)
壳体安装*位,隔墙板及风嘴和仪表管以及吹灰管都安装完毕,且结构体安装已验收合格。
1.6冷渣器
冷却冷渣器的隔墙板、风帽和仪表管以及进渣和排渣管都已安装完毕,设备安装已验收合格。
1.7一次风道
在全部组装并安装*位,外部加强筋焊接完,看火孔管及油枪孔以及仪表套管安装完,具备内衬施工条件。
1.8外部条件
所有的人孔门及走道钢架及平台扶梯和栏杆安装完毕,具备*的运料砌筑条件。
2.施工的*、难点和质量控制要点
根据我公司多年的实践经验,要本项目锅炉的*、*、长寿运行,我们认为,在耐磨耐火材料的设计、制造、安装上需把握一个*、一个难点、一个关键。
2.1*部位:炉膛密相区
炉膛密相区是本项目锅炉四个外循环和一个自循环的*。在密相区四周有许多开孔,包括返料口、与外置床的接口、给煤口、排渣口、一、二次风口、门孔、测温测压孔等,大小共有数十个。该部位温度高、物料浓度高,流速快,衬里磨损大、施工复杂,是需*的部位。
材料选用较高的抗磨损性,较小的线变化,较好的抗冷热急变性的耐磨浇注料,各开孔区周边的浇注料中添加2%耐热不锈钢纤维。给煤口等易磨损部位采用超高强度耐磨耐火浇注料完成。
在施工上应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如在布风板四周与炉墙交接处设置闭式热膨胀缝,用陶瓷纤维毯镶嵌;在施工保温料前,风管表面处涂刷沥青,防止风管膨胀挤垮浇注料,管径小于159mm的涂1mm,大于159mm涂2mm厚,穿管处浇注料孔径与管外径相同,并且给煤口和波煤风管需找正,*线符合要求;在返料口、给煤口以及风管口应适当补焊各类爪钉;模板要求制作精良,严格按图纸要求支设“Z”型膨胀缝,平整结实,接缝严密,且在表面涮上脱模剂,以便脱模;在炉墙上端与管屏交接处需圆滑过渡,以防止积灰以及湍流对水冷壁的磨损;在整体炉墙上按设计留设膨胀缝(需离开孔洞边缘400mm以外)并跳块施工,通常尺寸为600~800×1000~1200较好,缝宽为2mm。
2.2难点部位:返料阀
返料装置是*级分离的循环通路。返料阀部位有可能形成二次燃烧,温度较高,热震频繁,灰浓度高。
该部位由下行流道、水平流道、上行流道、斜向流道组成。几何形状复杂,内径小,修理困难,是整台炉施工的难点部位,浇注施工需一次成功。
材料选用方面要选用较高的整体强度,较小的耐磨损性及良好的热震稳定性能的材料。
在施工方面,应严格制订施工方案;科学合理设计模具。转角部位耐磨砖取消,改用耐磨浇注料成型,采用Y型爪钉锚固,间距150mm×150mm。施工耐磨浇注料层时,应选好的模板的施工拼接缝,避开阴阳角,保持圆滑过渡,防止出现人为的施工缝,其膨胀缝的留设应布置合理;在浇注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充分振动,做到不漏振,该部位的整体强度。
2.3关键部位:分离器部位
旋风分离器进口区域,是决定分离效率的关键,其中靶区是耐火材料使用条件苛刻的部位。
该部位流速高且急转,可谓是风口浪尖。顶部倒挂材料很 易塌落。
靶区选用特制的耐磨性能、小的线变化率、好的热震稳定性自流式浇注料。
关于更多浇注料详细情况,请关注:www.hnpsnc.com
上一篇: 轻质浇注料的常温耐压强度较高及使用方法
下一篇: 分析耐火浇注料的触变性